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

2020-06-01  来源:解放日报

  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和贯彻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决策部署,经过精心筹备,2016年3月30日,上海市党校工作会议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

  为深入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上海市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于2016年组织开展“党校人姓党”大讨论活动。这次活动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校务委员会(校委)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在“1+5”集团式办学体系层面全面展开,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为把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贯彻到党校工作始终、进一步推动党校事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强化主业主课特色优势,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践行姓党要求做合格的党校人

  王长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党校姓党首先要求党校人姓党,因为党校人是党校工作的承担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对党校人来说,践行姓党要求是当然的使命和责任,是再正常不过的要求。党校人如果做不到姓党,那他就不能算作是合格的党校人。党校人践行姓党要求,要着重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牢牢站稳政治立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多元碰撞,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党校是党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武装、党性教育的主渠道,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对于党的理论和大政方针,党校人持什么观点、有什么看法,在社会上是有影响的。包括教研人员、行政人员在内的党校人,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在政治上保持十分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的忠实实践者,要自觉增强看齐意识,维护党的威信、中央权威和党校形象。当周围出现“噪音”“杂音”时,我们也要善于回应,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二是不断创造优秀业绩。党校肩负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培养造就“四个铁一般”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开展好干部教育培训,既要依靠教师队伍,又要充分发挥行政人员作用,因为党校机关党建、教学科研管理、行政后勤保障、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工作都是教学培训的重要支撑。党校人,无论身在何种工作岗位,都应该积极进取,踏实工作,不断创造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对党校行政人员来说,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党校党建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学、科研的管理水平,如何完善党校教学和科研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如何优化党校教师队伍结构、创新师资管理,如何在促进党校开放式办学上取得新突破,等等。我们要在努力破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为党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持续展现优良作风。我们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她长期保持了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雷厉风行抓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央和市委领导下,我校以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党校人敬业修德,砥砺前行,精神状态为之一振。近几年来,我校在党建工作中大力培育“使命意识、全局观念、奉献精神”校院文化,在管理工作中突出强调“三个服务”理念,即学员服务、教学一线服务以及全面服务,这些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党校人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推动了党校人工作作风的转变。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自觉弘扬党校优秀文化,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积极为党校事业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让人生在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中绽放华彩。

  以忠诚和责任做有担当的党校人

  李玉廷

  一直以来,我们都始终坚信,作为一名光荣的“党校人”,我们真是幸福而又幸运。

  中央和市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我们的党校事业,再一次步入了飞速发展、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的党校工作,再一次迎来了大踏步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的忠诚学府、信仰殿堂、精神家园、心中母校——上海市委党校,再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

  我们都深刻体认,党校因党而立,为党而存。党校姓党,党校人姓党,既是党校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立校之本,更是中央对党校、党校人的神圣重托、谆谆告诫和殷切期许。

  我们都不曾忘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市委党校72个字的肯定评价,全面激起了我们党校人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全面唤起了我们党校人干事创业、再写辉煌的激情与动力。

  我们都亲身经历,全国和上海党校工作会议,为我们下一步党校事业发展指出了发展方向;党校姓党、党性铸魂,突出主业主课,为我们新形势下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确立了基本遵循;“38字奋斗目标”,五大实施战略,四项工作要求,为我们科学谋划、长远绘制党校事业发展蓝图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1+5”集团式办学新格局,一体两翼教育培训新布局,为我们协调推进党校主业主课提供了基本支撑。

  我们都深深感到,全国前列、国际水平、亚洲一流,既是我们可见可期的奋斗目标,又已成为我们每一位党校人不遗余力、孜孜以求的“党校梦”。

  我们都深深明白,正是在校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全体党校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劈荆斩棘、排除万难,才奋力将党校工作推进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才全力开创了这继往开来的大好局面。

  我们都应该珍惜,这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我们都应当自豪,党校事业的成长发展,真的是离不开他、我,还有你。

  我们都应当清醒,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特点,新的历史机遇,对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期待。

  我们都应该明白,既然选择了“党校人”这个光荣的称谓,就需要我们把忠诚融入血液,将使命扛在肩头,用担当续写辉煌;就需要在组织需要我们的时候,勇敢、自信地站出来、冲上去、顶起来,竭尽忠诚、竭尽智慧、竭尽全力,甘愿燃烧热血青春。

  我们都情愿,要把忠诚融入血,责任扛在肩,永做担当的党校人!

  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党校人才能“真”姓党

  赵恩国

  共产党立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亦如是。没有这个“源始”的基础,共产党之为共产党的根本就会丧失掉。在新时代,党校始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而这个宣传的主体就是党校人。但这又首先要求党校人自身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有所掌握,而且还要达到精通,并能真正服膺党的理论,由知到行,“真正”姓党而不是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怎样才算“精通”马克思主义?

  如何“精通”?

  伟大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对时代问题的精彩解答。它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找准问题的病根,并开出一剂兼治表里的药。因此,探究马克思所提出来的时代之根本问题,并正确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然后我们才能寻着他们所开拓出来的道路继续求索。这是精通马列的金钥匙,也是走向共产主义之正途的捷径。

  要精通马克思主义,体察时代精神,应当防止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和“神秘化”两种极端。现代西方哲学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之间左冲右突,始终没有摆脱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人们或者打着科学的旗号,将马克思主义还原为生产力决定论的庸俗论调。恩格斯在晚年曾通过多封书信表达了对这种庸俗化马克思主义的愤慨。但是,仍然有些人这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甚至给它贴上“吃饭哲学”的标签。或者是另一种倾向,一些人仍然借用马克思曾批判过的抽象人性论,即资产阶级那套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理论,希望在人的世俗生活之外高扬人的价值和理性,而不免将马克思主义再度神秘化。

  如果不在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金句中迷失,不在面对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张力时手足无措,不受科学与人文的简单二分所左右,就必须明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之根基与道义性之坚守是并行不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在“祛魅”和“脱魅”中形成的,在现代科学理性的主导下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它并没有忘记人本身的存在,而是在对拜物教的资本世界展开深刻的批判中道出人的苦难的根源,从而以人类解放为始终不渝的事业,以建立更加符合人性的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为最高理想。

  什么是“真”姓党?

  如何做到“真”?

  精通马克思主义者,首先要有一个探求真理的态度和一份真挚的情怀。不哗众取宠、不人云亦云,也不去无谓地愤世嫉俗而对真正的问题视而不见。我们毫不避讳前进中的问题,但也不头脑发昏,丢掉辩证法,失了自己的主张。马克思始终用冷冷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喧嚣无比的世界。它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世界的根本性矛盾,“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又饱含人间的温度。他始终对人类社会挣扎于困苦中的人抱有深切的同情,他要唤起异化中的人们的理性自觉和行动自觉,使人们走向自我解放的道路。同样,只有不失掉这份态度和情怀的党校人,才能“真”姓党。

  “真”姓党的党校人,应当把马克思主义视为“说理”的工具,而不仅是“说服”的手段。马克思不仅强调“武器的批判”,也始终正视“批判的武器”的巨大威力。而批判要变成武器需要“说服人”,而说服人靠的是“彻底”,即抓住人本身的存在这一根本问题。那些为宣传而宣传和为反对而反对的论辩,同流俗的意见一样没有多少精神营养。马克思言道:“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精通马克思主义者必然要从哲学上求取穿透历史和现实的智慧。因为哲学正是从总体上把握到这个时代的发展阶段,以及在这一阶段人类所必然遭遇的生存境况。无疑,用非哲学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来说服别人,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分通俗则会适得其反,最后反而变成“老生常谈”的口头语和标准化、程式化的宣传单,使其失去了源头活水。

  “真”姓党的党校人,要做一个马克思那样的“盗火者”。马克思始终与那些相信能改变世界的人为伍,他们都相信如普罗米修斯一样的盗火者会给人间带来无限光明。这光明会引领人们进入一个自知自觉、自我解放的自由世界。这光明让人成为“新生者”,并让这个世界成为这些“新生者”所主宰的世界。

  把党校姓党落实到教研咨的全过程

  郝身永

  党校因党而立,为党而办,坚持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新形势下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党校姓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通过党校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姓党来贯彻落实和具体体现。党校人姓党是党校姓党内在的必然要求,党校教师作为党校人的有机组成,需要把坚持党校姓党融入到思想观念,内化为自觉行动,落实到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每时每刻。

  把党校姓党落实在教学这个中心上

  党校不同于高校,也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培训机构,办学的目的和内容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说,“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党校工作的重心就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理论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为关键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理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也包含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它既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要做好理论教育,党校的教师们就先要自己真学而不是做样子,因为只有真学,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才能真懂;只有真懂,才能真信而不是盲信,才能辩驳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调、真正做到授业解惑;只有真懂、真信,才能“真用”,才是“真用”,才能用于阐释现实,指明方向。

  做好理论教育,不能只是空对空的理论思辨,还必须关注现实、关照现实。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要注重中国特色的“具体特色”,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会将很多问题交织混杂在一起,引起认识上的混淆。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人们还常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党校的教师,必须不回避这些问题,做到直面那些核心、关键问题,带着问题学、结合实践学。只有学清楚、想清楚才能把讲稿写清楚,才能把课讲清楚,才能让学员坐得下、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才能让学员入耳入脑入心,党校的理论教育才是真正收到了实效。

  把党校姓党落实到科研这个支撑上

  科研要围绕教学展开,尤其是要围绕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展开。教学要做得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要有成效,必须有扎实的科研作后盾、作支柱。虽然每位党校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同,科研的主攻方向有差别,但都需要用扎实的科研为自己的教学作支撑。

  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决定了党校的科研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是照搬别人,不能是译介西方,而是要做出理论创新,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添砖加瓦,从而支撑我们的话语体系,增强我们的话语权,传播中国思想,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主张。

  把党校姓党落实到决咨这项服务上

  党校科研发挥作用的一个渠道是做好决策咨询工作,这是党校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重要途径之一。党校做好决咨工作,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一是对党委和政府当下关心的问题更了解,便于聚焦突出问题、有的放矢,想党委和政府所想,急党委和政府所急;二是党校有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在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哲学、社会等领域储备了一支较为优秀的人才队伍,从不同领域为决咨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党校有学员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党校的学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挖掘好学员资源,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就能把握得更准,原因剖析得更深刻,提出的对策建议就能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党校在人才队伍培养中对教师安排了专门的挂职锻炼,增强了党校教师对现实的了解和把握,党校通过学员这一纽带极大地拓展了教师们调研的范围,这都为决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校教师贯彻党校姓党,就是要落实到决咨服务上,加强调研,看准突出矛盾、尖锐问题,反映重要思想动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智慧和参考。

  党校青年教师践行“党校姓党”的原则

  赵大朋

  党校姓党,是党校发展的根本原则、思想核心和精神灵魂。习近平同志在去年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一次强调了“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并立足于这一原则对党校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党校教师是党校各项工作的主体,也是党校地位和作用的最终体现。因此,党校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同时也要一流的政治素养。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曾经强调: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因此,党校教师应该是党校姓党原则的积极践行者,时刻牢记自己特殊的身份,把党校姓党的原则融入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一批老教师的退休,一大批年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进入党校师资队伍,使党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党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校教学科研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党校事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当前,在全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广大青年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把党校姓党的原则融入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科研工作中体现党校姓党,实现研究话语的转型和研究方向的再聚焦。来到党校工作之后,青年教师首要面对的就是一个研究话语和价值取向的冲突问题。党校和高校科研院所对于学术研究有着不同的定位和导向。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学术氛围的不同,很多青年教师在之前的科研工作中往往深受西方一些研究话语的影响,擅长使用一些西方学术概念和分析框架来解读中国问题,推崇所谓的“价值中立”,并没有很强的党员身份认同和价值取向。甚至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青年教师在日常研究工作中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和研究方法,对党的理论和一些具体的政策存在误解和偏见。在进入党校以后,青年教师应该立足于党校的现实需要,明确自己的党员身份和立场,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逐步增强角色意识,逐步实现研究话语的转型,并把自身的学术研究活动与党和国家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实现研究方向的再聚焦,力争用中国的话语来认识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在现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党校姓党,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员,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是党校教师的阵地,也是党校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平台。能否在党校的讲台上站稳脚跟,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既要认真学习原著、研读经典,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又要认真学习当前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升自身对现实问题的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还要立足于学员的实际需要,以通俗化的语言来解读理论和现实问题,给学员以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启发学员思考。同时,青年教师还必须不断淡化自身的“学院派气息”,树立向实践学习、向学员学习的理念,抓住各种机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并认真研究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和回答现实问题。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科学探索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的原则,自觉坚持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有机统一,既不能把一般的学术问题简单化为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学术问题。

  在个人修养中体现党校姓党,对照合格共产党员标准,加强自身党性锤炼。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拥有坚强的党性更是党校教师的立身之本、立德之基和立言之向。党校教师不仅要在业务工作上有本事,更要在政治上靠得住,在党性锤炼上做表率。对青年教师来说,如何立足于自身实际更加有效地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首先,党校青年教师要改造自身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忠诚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认真学习党章以及各种党内法规,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严守党的政治规矩,严格按照合格共产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真正把自己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