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耀新

  组织部是新区工作党委的"一台工作母机"。

五湖四海招贤才——回忆20年前的那次浦东公开招考

 

WDCM上传图片

  施耀新,1947年生。1965至1983年先后在上海市百万沙农场、东方红农场、海军9408部队、上海电力建设公司、华东电力建设局、上海电力第一安装公司工作,任干事、副炮长、宣传科长、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等职;1983年至1992年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干事、副处长、处长;1992年至1996年任浦东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劳动人事局局长;1996年后历任虹口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静安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等职。

 

  我是1992年10月从市委组织部调浦东工作,参与筹建浦东新区的。1992年12月任浦东新区工作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新区劳动人事局局长,以后又担任新区内联工作党委书记。

 

  组织部是新区工作党委的"一台工作母机"

 

  其实,早在1992年的2月,我在市委组织部工作时,就开始参与了市委、市政府对浦东新区工作党委、管委会党政机构的方案设置。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和大系统管理的原则,浦东新区工作党委、管委会在1993年元旦正式挂牌时,党政工作机构仅设立10个部委办局,并实行党的工作部门与对应的行政工作部门合署。后来,又相继组建了浦东新区公安局、安全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五个政法机构,建立了新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侨联等群众团体机构,设立了新区人民武装部和人大(政协)工作联络处,从而形成了浦东新区管理机构的基本框架。

  当时,新区工作党委组织部也是高度集中,包括了劳动局、人事局、老干部局、编办、机关党委、党史办、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联党委等在内的九个职能,下设五个处室和四个中心。成立之初,在一周内就从原开发办、川沙县、其他区县共抽调了18位同志,一边参与组织部筹建,一边紧张地着手新区党政工作机构的组建和主要领导干部的配备。

  机构运转就如整座发电机组一样,能否高效,首先要靠主机带动。组织部作为新成立的工作党委的一台"工作母机",只有先高效运转起来了,才能保障整体顺畅运转。我们当时开展工作条件确实艰苦,正副部长四五人,也就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一间办公室里办公。连打字员都没有,许多材料都靠手写,办公室晚上九十点钟经常是灯火通明,大家埋头工作,没有任何抱怨。我有次累病了,到医务室吊盐水,正常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才能吊完。我就跟东方医院借在机关医务室的一位医生说:吊快点,最好一个小时内吊完。连续两周都是这样,每次吊好针就往办公室赶。这位医生感动地说,怎么这么不要命了!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组织部的一位处长30多岁得子,自己却一天也不请假。我说,你回去几天照顾照顾,不然孩子妈妈会有意见的。他说,这样忙,我怎么能走开呀,管不了那么多了!那时,大家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忙,但快乐着。大家戏说:"死了算,活了干。"确实靠的是一股子"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

  为确保新区机关干部素质,我们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前提下,努力拓宽选干渠道,力求好中选优,当时干部来源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从原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工作人员和原川沙县机关干部中吸纳工作骨干;二是在市委组织部支持下,从市里各委办局、兄弟区县推荐的干部中择优选调;三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市编办批复给浦东新区党政机关的干部编制为800个,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八百壮士"。这确实是一批精英,都是组织上挑选的优秀干部,当时新区机关干部平均年龄不到36岁,是最能吃苦耐劳,最能干事创业的一群。后来,这批干部中出了不少厅局级干部。还有一点至少可以说明他们素质过硬:在我1996年7月离开浦东时,四年里还没有发现有人犯错误。

 

  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考的三个突破

 

  1993年初,新区刚挂牌成立,组织部是最忙的部门之一。各级干部配备,乡镇换届,原川沙干部分流,黄浦和南市、杨浦、闵行在浦东的街道、乡镇划转交接及大批的事业、企业等单位的移交,还有中介机构组建、大量征地劳动力安置等千头万绪的工作急需做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抽出时间搞公开招考党政干部呢?尤其还是面向全国?当时有人说,这么忙,就不要搞什么大的动作了;这样搞,胆子也太大了点,会有风险的。那时我们考虑,浦东不仅是上海的浦东,更是全国的浦东,浦东应该先行先试,步子迈得大一点。

  当时,我们先请教了有关专家,将初步公开招考的方案向赵启正同志(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浦东新区工作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汇报。启正同志说:"好呀,可以大胆地试。考虑周到了,组织严密了,就抓紧干。"翌日,我正巧参加市里一个会议,又向罗世谦同志(时任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当面请示,谈了公开招考的初步设想。世谦同志先问我:"你向启正同志汇报过吗?"我说:"汇报过,他很支持。"世谦同志接着说:"启正同志是组织部老领导了,你们有这样大胆的设想很好,我们也会支持你们的。"我接着说:"请市委组织部给予指导,还有到最后搞答辩面试时,最好请您也出面当主考。"世谦同志当场答应:"好的,我一定来。"两位领导的大力支持,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和鼓舞!

  1993年1月18日,我们在《解放日报》等媒体上刊登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招考机关工作人员启事》,率先进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机关干部的改革尝试。启事刊登后,反响极为强烈。据统计,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几千人来信、来电、来人咨询报名,其中1814人报名合格,1655人领取了准考证,实际参加考试的有1282名考生。1月28日至5月4日,经过知识笔试、心理测试(报考副局长的考生还要参加工作能力测试)、答辩面试和政治品德考核,最终40人被录用为浦东新区机关干部(试用期一年),其中新区的副局长二名,副处长八名,科以下干部30名。后来,这40人中有四人成为市管厅局级领导干部,其他留在浦东新区机关的基本为副处级以上干部。

  在方案设计和后来的总结中,我们认为:这次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干,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打破职业、级别、地域和户籍的限制,始终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和改革精神。特别是实现了"打破地域界限、打破身份编制限制、打破学历限制"的"三个突破",只要有本事,不管是天南地北哪里人,不管是体制内外甚至私营业主,不管是研究生、海归还是农村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的,都可以在这个赛马场上公平竞争,我们唯德才是举,不论门户出身。

  报名点设在位于民生路的上海海运学院,报名者"身份证、学历证和工作证换一个准考证",现场有父母陪同子女来的,也有带着小孩子来的,还有很多从外地赶过来的,场面十分动人。最令我们感动的是,1月20日报名首日,启正同志亲临上海海运学院报名点,与报名应聘者见面,鼓励大家为开发开放浦东、振兴上海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当场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于公开招干的问题,他对记者说,这是为浦东新区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创造新的环境,探索新的方法,并且精湛地概括了三个目的:一是加快浦东开发建设需要,为跨世纪工程配备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精干、统一、高效"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队伍;二是培育浦东人才市场的需要,向社会招考录用干部,实行公平、公开的自由竞争和择优录用的制度,形成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风气和环境,将激励促进浦东人才市场的发展;三是深化党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国家行政机关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行公务员制度,浦东公开招考录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是为将来实现这项改革作积极探索。

(节选自《口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