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能

  我们的规划作品是领导、学者、规划师和老百姓共同完成的!

制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前前后后

 

WDCM上传图片

  李佳能,1940年生。1977年至1990年任上海市城市规划办公室和城市规划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规划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总体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1990年至1992年任市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副院长,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1992年至1996年任浦东新区工作党委委员、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委员,浦东新区城市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1994年至1998年任浦东新区工作党委委员、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至2000年任浦东新区工作党委委员、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浦东新区政协工作联络处主任。2000年8月起,任浦东新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是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常委。

 

  长期深入研究是科学规划的基础

 

  1978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城市发展的问题。1979年,上海开始编制总体规划,我也参与其中,主要是中心城区这块。大概是1981年,就在中苏友好大厦(现在的上海展览中心)办了一个上海总体规划展览,把全市6000多平方公里的布局,包括各区县的,都展示出来,影响蛮大的。社会上好多人开始关注上海城市发展,比如地理学家、民主党派人士,当然还有城市规划工作者,常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就上海应该如何发展、发展哪里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人主张北上往宝山方向发展,有人主张南下向金山方向延伸,还有人主张西移往虹桥方向拓展,还有一派的观点则是东进跨过黄浦江,开发浦东。

  世界银行也做了一个《上海城市发展方案》,他们不赞成开发浦东,认为浦东是尽头,面向太平洋。我们就跟他们解释,关键不是土地延伸,是功能拓展。外滩的金融、商贸功能缺陷,不能靠向西发展来补,西面有虹桥机场挡住了,北面有宝钢,南面是金山石化。更何况我们还讲,孙中山先生的上海发展方略,也是一江两岸的态势,当时编制的《上海都市计划》里市区部分的发展,就包含了浦东。后来他们支持我们了。

  还有个海外的桥梁专家林同炎,很关心浦东和支持浦东,作了很多贡献,包括南浦大桥建设方案。他提出过一个350平方公里范围的概念,以川杨河为界,和黄浦江、长江围起来的三角地带作为一个特区性质的"自由城市"。

  市政府根据社会上的这些意见,有意识地组织开展研究、规划。1987年,成立浦东开发研究六人咨询小组,曾任上海市市长的老领导汪道涵同志作顾问,市规划局局长张绍梁同志任组长,我以规划院代表的身份参加,从城市布局上做功夫,还有搞金融的、外贸的、土地的、综合计划的同志,影响蛮大的。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市科委的课题,由副市长倪天增同志牵头,搞浦东地区发展形态研究,我也参加了,和同济大学的邓述平、周俭一起搞形态研究。规划院的同志很支持,经常一起出思路、帮忙画图。当时提出"一心三片",一心是花木地区,就是世纪公园这一块,三片就是南面川沙一片、北面沿黄浦江一片、东面沿长江一片,形成一个"R"字,当中连起来是一个"A"字。

  所以,我觉得城市规划首先是大家一起来集体创作,我们的规划作品是领导、学者、规划师和老百姓共同完成的。而且,因为规划既微观到建筑,又宏观到整个空间,应该培养一些"写家",想得出的不一定讲得出,讲得出的不一定写得出,写得出的不一定画得出。要知道在以前,规划设计院没有"研究"两个字,是1991年朱镕基同志加上去的,"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成立时,就把"研究"放在了"设计"前面。

 

  新思路、新理念编制新区规划

 

  1983年编的上海市总体规划就有浦东了,中心城区300平方公里,11个分区,浦东有60平方公里,三个分区,五分之一的分量,已经不得了。1986年国务院批准这轮总体规划,里面有一句话,就是"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建设浦东地区",那时还没提"新区"。后来叫"新区",也是从规划开始的,深圳叫"特区",那我们就叫"新区",一叫就叫响了。

  既然是编制新区规划,就要解放思想,跳出框框,有新做法、新气象,在"新"字上做文章,以全新的理念把构思推向新高度、新起点。江泽民同志任市长时就提出,上海的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把上海重新建设成为商业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指示我们要按现代城市功能来规划建设新上海。1989年5月份,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同志,专程考察北京、天津的建设经验,一回来就在杨高路汽车五场的停车场开会,推动浦东开发规划工作。之后不久发生了政治风波,很多地方交通堵塞,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干扰,但我们规划人员没有停,还在为编制总规紧张工作。1990年春节期间,为了准备给姚依林副总理汇报,加班加点,当时没有电脑,都是手绘,连续忙了好几个月。那年4月份,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浦东开发。

  城市的发展都有延续性,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浦东不是一张白纸,已经有钢铁、石油、纺织、化工企业,也有住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又必须具有当代最高水平的创意,使之和开发目标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我在从事浦东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必须对地理地貌的现状和既有的发展状态、道路网络、水系分布、建筑群现状等做透彻的分析研究,取其长而避其短。浦东新区地形呈三角形,沿江原来是较低水平的城市化地区,沿海是滩涂,腹地内自然分布着20多个乡镇。主要道路除浦东大道、浦东南路外,还有连通江边的三条公路,腹地水网交错,又有大量农村拖拉机道路。利用浦东现状做开发设计,把整个川杨河以北约350平方公里地域按照四大开发区、五个综合分区布局的方案,获得多数人的支持,最后博采众长发展成为1990年见报的综合方案。当然,后来的发展超过了当初的预期,浦东国际机场的提前兴建,使得川沙镇和浦江镇一带有可能发展成为临空产业城。同时,王桥工业园区、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华夏旅游文化区相继迅速崛起,使得整个浦东的功能更完整了,布局更全面了。

  在浦东规划编制过程中,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集中了国内外的智慧。在90年代初,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城市规划设计通常被认为是保密的,向全世界征求方案,在当时是触动了"红线"。陆家嘴率先打破惯例,搞国际方案招标,征集了意大利方案、法国方案、日本方案、英国方案。凡是参观过陆家嘴中心绿地的,无不赞叹这块绿宝石镶嵌在摩天大楼环绕之中是何等壮丽,具有何等不凡的品格。这是来自国内外许多设计师的共识:高楼林立的金融贸易区不能只有"森林"没有绿荫。英国罗杰斯设计事务所为此设计了一幅类似古希腊角斗场式的构图,中央是平地,四周是"看台"。其他几家的设计方案中也都有以绿地和水面分隔高楼的考虑。把通过的国际咨询方案综合起来创制新图时,我们都意识到必须把大面积的水面绿地安排进去,于是敲定了今天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基本格局。

  世纪大道的设计构思就更大胆了,我们发现陆家嘴中心地区配置400万平方米以上建筑量以后,交通流量必然大增。这块"盲肠形"的地块仅靠浦东大道、浦东南路是远远不够的。在困惑之中突然冒出来一个大胆的设想,新辟一条"对角线式"的大道,把金融、商业、贸易、行政文化四个规划中的区域连接起来,两侧高楼耸立如美国曼哈顿,道路像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并且与浦西的东西向轴线通过隧道串通成一线,造成更为恢宏的气势。但这是非常艰难的设计,不仅可能引来种种非议,实际操作中将搬迁大量建筑物和居民,实非易事。紧接着规划师们又提出了在大道尽头的花木地区辟建大型公园的设想,其蕴意不仅在于更浓烈地烘托行政文化中心的环境氛围,而且将为新区和全上海新添一个大型休憩场所,当时叫中央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世纪公园。

 

  规划既要坚持理念,也要结合实际

 

  一个是内环线浦东段的故事。当时浦西的内环线是中山路,中山东一路、东二路,中山南路、南一路、南二路,中山西路,再到中山北路,是这样环过来的,都在浦西,根本没考虑浦东。那么我们后来搞了浦东开发,就想办法把浦东纳进内环线。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就是利用杨高路,南浦大桥,从杨浦大桥过来从杨高路转弯,很明显交通不顺畅,形态也不好看,好像肚子凹进去了。于是就想把内环线浦东段范围搞大一点,但这样一来就要突破用地指标,技术人员决定不了,还是朱镕基同志拍板定的。就这样,挺着"肚子"走龙阳路、罗山路,形成现在的内环线,向东发展的格局也就出来了,这是了不得的。

  还有就是锦绣路,规划红线是50米,如果在图上画画不要紧的,墙上挂挂也没事,建设当中就有矛盾了。搞规划的肯定希望能宽一点,搞经济的就希望窄一点,我和黄奇帆两个人争论起来了。赵副市长做"娘舅",他说:这样吧,路50米,桥45米。锦绣路现在是管用了,可刚修起来那阵,好一段时间没多少车,有点尴尬。所以,要说规划多么有先见之明,也不全对,但既然画了线,就要按照原来的设想来实施,有钱就一次建成,没钱可以分段建设。

(节选自《口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