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痕

  二十世纪的石库门,是融合东西建筑风格、具有上海特点的建筑。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后的近12年,中央机关基本设在上海。这个时期,党在上海领导了一系列斗争与活动,自身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上海的石库门见证了党的艰辛探索。

  1923年7月,位于上海临山路三曾里的一幢二层楼的石库门内新来了3家住户。他们对外称“王姓兄弟”,这3户人家的职业都是“报关行”,即帮人填写外文表格到海关报税。这“王姓兄弟”真相究竟如何?原来住在这里的是毛泽东、杨开慧夫妇,蔡和森、向警予夫妇及罗章龙。这不起眼的小地方是中共三大后的中央局机关,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和青年团中央书记恽代英也常来此开会。小小三曾里,居然是堂堂中央局。

  “打倒一切魔鬼,为中国前途开一个新纪元。”这是《中国青年》在创刊词中发出的呐喊。1923年10月,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是刊物的热词,它的一声声呐喊,曾让多少热血青年怦然心动。《中国青年》一直与中国青年同呼吸,共命运。

  1952年,邓小平路经上海时,特意去了云南中路171——173号,他在此驻足良久,勾起了诸多往事。1928年,邓小平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当时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就在此办公、开会,邓小平在这幢房子内协助中央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的机敏,加之这幢房子打的是“福兴”商号的招牌,这个机关在白色恐怖中整整维持了3年。

  邓小平曾对女儿毛毛讲过一段在上海的惊险经历。那是1928年4月的一天上午,邓小平去位于北京西路的中共中央秘密联络点和时任中央常委的罗亦农接头。邓小平办完事从后门出去不到一分钟,只见一个扮成擦鞋匠的同志手指敲敲一指,他知道出事了。事后得知,罗亦农在此被捕了。邓小平感叹地对毛毛说,那个时候太危险了,半分钟都差不得啊!

  1930年前后,由共产党人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组成的秘密工作小组,打入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核心部门。1931年4月,当时负责中共中央特科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他要求见蒋介石,声称可以协助国民党,将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人员一网打尽。在这万分危急时刻,钱壮飞将武汉发到南京的六份加急电报截获,并立即派人从南京赶到上海,向住在凤凰旅行社的李克农报告。李克农很快将此情向中央特科负责人周恩来报告,在周恩来周密安排下,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这个三人情报小组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两位上海人进入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他们是张闻天和陈云。如今,位于上海浦东和浦西的他俩的故居和纪念馆每天都有许多参观者慕名而来。1931年至1932年,共同担任中共中央常委的张闻天和陈云曾在陕西北路的一桩石库门内共事,这幢石库门当时就是中共中央常委会机关。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有一本被誉为指路明灯的杂志,这就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1926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设在四川北路安慎坊,《向导》就在这里编辑。当时中宣部由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3人负责。

  今天的成都北路741弄外,树叶成荫,绿草覆盖,一派祥和安逸景象,人们难以想象,80多年前位于此地的中共中央组织部是何等神秘莫测。1928年至1931年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周恩来在此为恢复和健全党的组织,演绎了一幕又一幕令人难以忘怀的活剧。

  平民女校位于南成都路上的一幢坐南朝北的石库门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培养妇女干部,决定在上海创办一所女校。1922年2月,平民女校开学,这是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作家丁玲等曾在该校学习。

  上海大学(时应里)遗址位于陕西北路的一幢石库门。1922年10月,上海大学创办,于右任任校长,这是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大学。1923年夏,邓中夏任校务长,而后瞿秋白任社会学系主任,上海大学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堡垒。1924年,学校迁至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分部设在时应里。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时候,此时有一位开国元勋因病只能在家中的收音机旁分享欢乐,一年之后他溘然长逝。他就是在党的“七大”上当选的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他在1925年,21岁时就担任团中央书记,此时的团中央机关及他的寓所就在上海延安东路。

  1927年,国民党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宣告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半年之后,上海愚园路上诞生了一份《布尔塞维克》杂志,这是一份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该刊物编辑部是一幢假三层新式房屋,屋内有会客室、餐厅、卧室,共产党的中央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等还常在这里开会。

  若要追溯中共中央的第一座秘密电台是在何时何地使用的,答案是1929年秋,在上海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福康里。那么第一个无线电培训班又是在何时何地起步的呢?答案是1930年秋,在上海巨籁达路(今巨鹿路)。

  位于北京白家疃的中央档案馆内,如今保存着被誉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国宝”的一批档案,共计15000余件。这是1933年初,中共中央机关撤离上海时留下的从建党之后12年的文件和资料,他们被保存在小沙渡路的一幢两层楼房内,这里就成为中共中央文库。这是由陈为人等革命先辈在白色恐怖中,用生命和鲜血保存下来的。这批档案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最终安然无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34年春,在上海的党的电影小组建立了左翼影片拍摄基地。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在上海问世。该曲迅速传遍全国,吹响了抗日救亡运动的进军号。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人民踊跃支援前线抗战。

  1938年5月,世界学联代表团来中国慰问抗战中的中国人民。

  1946年6月16日,上海100余所大学、中学的学生在天蟾舞台举行会议。会议发言者都作了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讲话。6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内战游行。

  1947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73所大学、中学举行反饥饿、反内战斗争。

  1949年初,为迎接上海解放,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作了“里应外合、解放上海”的一系列部署。

  人物: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罗亦农——执着在真理路上。

  澎湃——我即现社会制度的叛逆者。

  邓中夏——骨头烧成灰,还是共产党员!

  殷夫——别了,哥哥。

  蔡和森——和森为绝对马克思派。

  聂耳——前进!前进!前进!进!

  茅丽瑛——抗日义卖,一分钟也不要停。

  贺绿汀——我们都是神枪手。

  陈为人——只要不死,我还要工作。

  郑文道——忠魂不可战胜。

  杨殷——把一切献给党。

  沈安娜——甘为无名英雄。

  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

  陈望道——中文第一本《共产党宣言》译者。

  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天安门

  上海的石库门,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地起步;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使“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成燎原之势;遵义会址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长征路上的方向,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延安的宝塔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标志,是热血志士向往的地方;西柏坡发出的电波,传送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场,人民解放军连战连捷,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天安门城楼上的礼炮,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